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政策解读 > 媒体评论

全力打造沪苏同城“桥头堡”(太仓日报)

时间:2021-10-21 09:52来源:太仓市人民政府访问量:
【字体:

昨日,“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2021“沪苏同城”太仓合作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下一步,我市将以规划对接为先导,以经济相融为核心,以互联共享为基础,全方位学习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在合作共赢中借力发展、借势攀高。

——本报10月19日报道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下,太仓与时俱进地推进接轨上海、融入上海、率先同城的做法,铸就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城市魅力和特色优势。“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是奋进新征程的速度赋能,更是虹桥枢纽北翼发展极的生动诠释。当前,我市正努力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实现与上海的同城化发展,争做沪苏同城的先行军、桥头堡,这既是目标定位上的高瞻远瞩,更缘于自身实力的底气与自信,

打造沪苏同城的“桥头堡”,太仓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我市是全国唯一一个既临江又临沪的城市,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我市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面学习上海、对接上海、融入上海、服务上海。今年年初,《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实施。《方案》中太仓被提及11次,涉及航空产业、港口航运、轨道交通等多项内容,并与上海长宁区、嘉定区一起被列入北向拓展带。太仓之所以被多次提到,成为虹桥枢纽北翼的重要一“极”,与本身的区位优势分不开。当前,我市正着力构建由沪苏通铁路一期、沪苏通铁路二期、南沿江城际铁路、北沿江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和闵嘉太线组成的“5+1”轨道交通网络,打造苏州对接上海重要枢纽门户城市。交通上的互联互通,是太仓和上海率先同城的“先手棋”,也是用交通运输的纽带将区域城市串线成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打造沪苏同城的“桥头堡”,太仓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高端装备、汽车核心零部件等7大产业链。我市开展对德合作多年,享有“德企之乡”的美誉,现有400家德企在太发展,集聚了50多家世界“隐形冠军”企业,拥有德国中心等一批高水平载体。目前,我市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步伐,既有上海溢出效应的优势,也有苏州政策引领的支持,更有良好产业基础的自身优势。此外,太仓港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位列全球集装箱港口第30位、全国第8位,也是太仓打造沪苏同城“桥头堡”的重要砝码。我市正全力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持续放大“沪太同港”效应,加速集聚海工装备、先进材料、健康医药、现代物贸等临江产业,着力推动“港口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

打造沪苏同城的“桥头堡”,太仓拥有优秀的人才支撑。人才是强市之基、竞争之本。当前,我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战略机遇,全力打造人才发展的“协同区”、科创资源的“首溢地”,坚持把人才“战略资源”放在引领发展的“战略方位”,持续优化人才政策,做优人才创新生态。如今,不仅人才量质稳步提升、政策体系持续完善,而且大院名校纷至沓来、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截至目前,全市已集聚了2.2万高层次人才。如今,高铁、高校、高端科研院所的多重叠加,我市又不断加码吸引人才的筹码,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天下英才。现在,越来越多高精尖人才因为区位、环境、政策、服务选择留在太仓。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更多人才上演沪太“同城记”,也给太仓人才招引带来了更多吸引力。同时,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集聚将反哺城市的产业发展,丰富着太仓这座城市的“大脑智慧”,成为创新发展中另一大动能。

太仓是一座开放之城,迸发着海纳百川、合作共赢的极强活力。昨天,太仓因接轨上海而兴;今天,太仓因融入上海而荣。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项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长三角最具发展活力地区之一的太仓,其发展前景更值得看好。未来,太仓必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全力打造沪苏同城“桥头堡”,勇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太仓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