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动”变为熟练运用心肺复苏技能的行动
“同学们,跟着医生叔叔,掌心放在这边,跟着数,1001,1002……”去年,24名青少年参加了首批市一院临床九支部的党建品牌项目“心动”计划——暑期青少年急救技能培训。凭借“人人花5分钟学会急救技能”的服务定位,目前已连续两年开展了此项活动。
“起初确定这个品牌的初心是因为发现心脏骤停大多数突发在院外,尽快行心肺复苏及使用AED是抢救和治疗的关键。而公众常常是心脏骤停发生的第一目击者。”临床九支部的支部书记黄华告诉我们。因此,她认识到广大群众学习并敢于运用心肺复苏技能极为重要,专业的心肺复苏技能训练是预防、救治心脏骤停的重要环节,公众心肺复苏标准化训练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在“心动计划”党建品牌项目的创建实施的两年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侧重人群,第一年重点人群是前来门诊就诊的老百姓,他们在门诊二楼设立心肺复苏体验点,时间是每周二、五上午09:00-11:00,重点是针对就诊高峰期,让候诊的患者、陪诊的家属在等候抽血、等待报告的碎片时间中,可以观看图文展架、视频,同时支部志愿者也会在现场“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的急救要领。支部的志愿者都是急诊、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有着丰富的宣教经验。除了现场培训,临床九支部还注重听取意见,力争不断改进优化课程内容和上课方式。经过第一年的实践,在回收到的问卷信息中,他们发现,老百姓表示愿意将急救技能分享给周围人的人数占比在99%以上。
“我们发现,对于急救心肺复苏的技能培训的这个人群的年龄应该再年轻化一些,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于科学、科普知识有较高的求知欲,加上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急救知识可以向家庭、社会等辐射”黄华说。在第二年,他们举办了三场暑期青少年急救技能培训,主要招募10岁-16岁的学生,每批24名学员,暑期一共培训了80多位学生。在培训的课程设置中分为急救理论和实操考核两部分,主要内容涵盖心肺复苏术(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等模块,在培训活动过程中,都是有着十余年急救临床工作经验的老师现场教学,悉心讲解心肺复苏如何操作,以及如何在急救过程中正确使用AED。同学们也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并踊跃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所有参训学生依次在老师指导下现场考核心肺复苏,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要领。
除了在医院开展“心动计划”,临床九支部的党员们还将这项行动推广到了企业、校园、公安、消防、安保等各个行业。每年大约有4000余人次在培训中掌握这项心肺复苏的技能。
让急救技能走进千家万户,让“心动”变为急救的本能行动,市一院临床九支部一直在努力。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