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 > 政府部门 > 太仓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市政府文件 > 政府办公室文件
014184576/2022-00065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政府办公室文件; 通知
太仓市人民政府
2022-05-07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城乡社区分类共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有效
太政办〔2022〕46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城乡社区分类共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2-05-09 15:06访问量:
【字体:

各镇人民政府,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高新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科教新城管委会,娄东街道、陆渡街道办事处,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健雄学院:

《推进城乡社区分类共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太仓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推进城乡社区分类共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多样态的城乡社区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的治理新路径,结合太仓实际,现制定本市推进城乡社区分类共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针对城乡社区居住形态逐步分化,人口结构更趋多元,资源禀赋差异发展,治理模式多样的现状,加快建立城乡社区治理分类指导机制,精准把握需求、配置资源、分类施策,以治理精度提升创新深度和社区温度。通过多样化城乡社区精细化治理和共建试点的实践,构筑多样态的精准化城乡社区分类治理模式和长效机制,2022年底全市30%以上城乡社区实行分类治理,2023年分类治理覆盖面超过60%,力争在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和谐、健全社区网络、深化社区参与、优化社区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建立起城乡社区分类共建的太仓模式。

二、推进原则

按照“市级统筹、镇(区、街道)指导、村居探索”要求,坚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城乡社区分类共建工作。

(一)突出党建引领,固本强基。坚持党领共治,加强党对社区分类治理工作的领导,确保社区分类治理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党的理论、政治、制度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社区分类治理强大效能,形成基层党建与分类治理的深度融合。

(二)突出政府负责,群众参与。镇(区、街道)履行社区分类治理主导职责,加强对社区分类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分类治理。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三)突出主要形态,科学分类。根据居民居住特点、人群特征、经济结构、发展特质等因素,精准划分社区类型,加快构建不同类型社区治理与服务的精细化模式。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实现社区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城乡社区服务专业化,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

(四)突出需求导向,靶向施策。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社区分类治理的突破口,制定治理需求、资源和项目服务三份清单,完善建设举措,切实解决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三、社区类型

按照城市和农村社区两大类别,按照房屋类型、人群结构、发展特质,细化了8种社区类型。

(一)城市社区类型:普通商品房社区、老街巷社区、动迁安置社区、村改居社区四个类型。

(二)农村社区类型:传统乡村、城郊融合村、特色乡村、拆迁撤并村四个类型。

四、重点任务

以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为重点,加快推动分类治理,不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突出要点、精准分类。各镇(区、街道)既要整体推进,立足地理区位、经济发展、居住形态、社区规模、治理定位,着眼精准化、差异化治理,因地制宜确定社区治理分类标准,精细划分社区类型,制定全面试点方案;也要重点突破,根据任务分工(附件),按照类型相近原则及时确定本地试点社区及工作任务。划分标准既要立足民政要素定位,着眼推动基层自治、提升治理服务水平,又要充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等元素,有效衔接地区各类发展规划,全面契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长远趋势,确保分类治理政策的精准性、前瞻性、适应性。各镇(区、街道)要通过调查统计、实地调研等方式,摸清辖区城乡社区底数,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差异,分析梳理主要特征和分类标准,为分类共建试点提供基础支撑。

(二)坚持共性、梳理清单。重点把握好社区治理共性特征,根据社区分类,全面梳理共同需求、共性问题,排摸居民核心诉求和社区治理难点。坚持以“三份目录”梳理有效理清基层治理脉络,为分类治理提供有效指引。一是治理需求目录。从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多元文化融合、社区服务供给、物业管理监督等维度,梳理各类社区在治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以共性问题寻找突破口,全面理清城乡社区治理的短板缺项及深层次问题。二是治理资源清单。全面梳理社区内外人力、物力、文化、智力、宣传、组织等基础资源,积极挖潜驻区单位、共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共建资源,有效激活社区党员、草根领袖、社区能人等专业资源。三是治理项目目录。基于社区需求和社区资源的全面梳理,比对社区需求满足的关键性资源,将“有需求且有资源”的列入先治理项目目录,将“有需求暂无资源”的列入待治理项目目录。目录梳理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原则,全面聚焦基层自治、社区服务、环境改善、专项整治等议题,真正把群众的意见听进去、把基层的难点找出来,切实打牢分类治理基础,以“五社联动”“协商民主”为抓手,推动解决一批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痛点堵点问题。

(三)着眼落实、细化措施。各镇(区、街道)要注重将分类治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机融合、互促共推,紧密结合村庄环境整治、老旧住区改造、电梯加装、公共空间维护等社区微更新项目,因地制宜开展社区适老化改造、托育设施建设、停车资源开发、小区垃圾分类等实事项目,突出协商民主建设和参与机制探索,推动共治、深化自治。镇(区、街道)要依托问题目录梳理,协助试点社区制定分类治理工作指导手册(方案),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既要积极作为,落实具体试点项目,又要量力而行,确保试点工作与基层需求、资源能力相匹配,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要组织试点社区常态开展实地观摩和学习交流,探索创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共创、品牌共育等联动机制和成长平台,共享治理经验,共商发展路径,共促结伴成长。要抓好过程督导和结果考核等关键环节,通过开展嵌入指导、中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查找短板不足,推动改进提升,确保试点工作成效。

(四)着眼长远、健全体系。要增强对分类治理实践的规律性、系统性认识,重点做好经验总结与机制提炼,及时推动局部实践成效上升为面上制度设计。通过试点,各镇(区、街道)要探索形成特定类型社区的治理制度体系,从居民自治项目化、协商民主制度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智能化等层面,系统梳理需求发现、社区动员、多元协商、项目开发、资源发掘、过程监督、结果运用等工作机制,建立相对完备的分类治理制度架构体系,为全市城乡社区精细治理、分类施策提供典型样板和经验参照。要坚持整体布局、点面结合,逐步扩大试点,进一步深挖共性、总结经验,积极构建“串珠成链、聚点成面”的试点工作格局,推动城乡社区分类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实施步骤

(一)试点启动(2022年第一季度)

各镇(区、街道)要摸清辖区城乡社区基本情况,确定本地全口径社区治理分类标准,合理划分社区类型,细化制定分类治理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目标及举措等,重点突出本地牵头共建类型社区(附件)的相关试点内容,并明确相关试点社区分别不低于2个。

(二)组织实施(2022年)

市级适时召开全市社区分类共建工作推进会,交流进展、分析问题、推动落实。各镇(区、街道)要建立健全联动共建机制,镇(区、街道)之间、内部常态开展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推进。2022年,各镇(区、街道)要按照不少于30%比例开始试点,并在年底前梳理形成试点特色案例,初步分析、探索总结具有本地特色的社区分类治理创新路径。

(三)总结推广(2023年)

持续扩大分类治理覆盖,各镇(区、街道)按照不少于60%比例拓展试点社区,坚持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并行,进一步完善社区分类治理工作机制及路径体系,挖掘梳理一批典型经验。市级总结推广各镇(区、街道)实践成果,表彰先进典型,全面完善城乡社区分类共建长效机制,推动优势互补、整体提升。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民政局要加强统筹协调,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组织等方式,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时序和重点任务,做好流程跟进和工作督导,确保试点落实。建立板块负责和常态联系制度,各镇(区、街道)要重点围绕牵头任务,加强社区互动、板块联动,落实经费保障,推动试点单位相互借鉴、互惠共赢。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镇(区、街道)要围绕分类治理探索一批优秀案例,总结一批成功经验,加强宣传报导和经验推介,为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级将在全面梳理挖掘基础上,系统开展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评选,通过会议推进、论坛交流等形式,为同类社区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借鉴,促进各类社区协调发展、优势互补。

(三)突出考核引领。各镇(区、街道)要围绕城乡社区分类治理,以典型塑造、机制探索和体系构建为主要目标,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要着眼设施配置和为民服务短板,加大各类社区奖补资金倾斜力度,积极支持试点社区打造一批分类治理的重点项目和典型样板。社区分类治理将纳入年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市级将通过开展实地督导等方式,强化过程管理和跟踪问效。

附件:城乡社区分类治理试点工作任务分工指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x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太仓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