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重点工作 > 主要经济指标

2007年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6-07-20 09:26来源:统计局访问量:
【字体:

  

太仓市统计局

2008年4月21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主题,务实拼搏,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又好又快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5%(现价2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65.51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57.96亿元,增长2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590元。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3.8:60.3:35.9。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年完成财政收入80.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26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5%上升到8.5%,提高了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4.91亿元,比上年增长35.2%。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财政收支情况

指    标

单位

2007年

比上年+、-%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40.27

18.5

第一产业

亿元

16.80

4.5

第二产业

亿元

265.51

17.3

第三产业

亿元

157.96

22.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70590

9.6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37.26

35.1

地方一般预算支出

亿元

34.91

35.2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3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12.11亿元,同比下降8.7%;畜牧业产值8.74亿元,同比增长43.5%;渔业产值6.14亿元,同比增长0.7%。全年粮、棉、油种植面积分别为31.14、0.60和3.49千公顷,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为63.2:36.8。全年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总产量分别达到175965吨、684吨和8471吨。

2007年种植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产品名称

播种面积(千公顷)

总产量(吨)

产品名称

播种面积(千公顷)

总产量(吨)

粮食作物

31.14

175965

糖料

0.06

2513

棉花

0.60

684

  #甘蔗

0.06

2513

油料作物

3.49

8471

药材类

0.01

-

#花生

0.24

828

蔬菜

11.50

346095

  油菜籽

3.22

7583

瓜果

0.88

26565

芝麻

0.03

60

其他

1.58

-

  全市生猪存栏13.4万头,出栏21.4万头;家禽存栏460.8万羽,出栏2216.1万羽;水产品产量3.19万吨,其中海水产品1.51万吨,淡水产品1.68万吨。

  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5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251台,小型手扶拖拉机300台。水稻机械化播栽达到0.67千公顷;三麦、水稻机收面积分别达到了11.7和15.6千公顷。农村用电量33.0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00.7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8.82亿元,增长18.7%,占全部工业份额由上年的77.4%上升到78.0%,提高了0.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07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84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规模以上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1.80亿元,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3.8%;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2.47亿元,增长18.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2%。

  工业经济效益良好。全年实现利税总额83.24亿元、利润总额49.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1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为64.43亿元和40.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2.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5.9%。

  规模以上企业实力增强。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069家,较上年净增185家。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企业16家,其中超20亿元企业7家、30亿元企业3家。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8.83亿元,同比增长45.8%,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7.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5.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苏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国家重点新产品2只。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施工产值25.89亿元,比上年增长71.2%。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增长74.4%;房屋竣工面积110万平方米,增长103.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115.08亿元,比上年下降13.3%;服务业完成投资101.98亿元,比上年增长51.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33.6%上升到45.5%,提高了11.9个百分点。按地区分组看,城镇投资完成16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农村投资完成6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房地产发展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6%。商品房销售面积72.6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住宅实现销售53.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0%。商品房实现销售额3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住宅实现销售额21.16亿元,比上年增长8.8%。

  五、金融、证券、保险业

  贯彻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措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4.82亿元,比年初增加49.90亿元,增长15.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5.79亿元,比年初增加51.02亿元,增长19.3%;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60.30亿元,比年初增加8.61亿元,增长5.7%。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9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现金支出112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7.80亿元,比上年多投放11.16亿元。

  外汇存款余额为17469万美元,比年初减少469万美元,下降2.6%,其中外汇储蓄存款余额2736万美元,比年初减少905万美元,下降24.9%。外汇贷款余额为25191万美元,比年初增加12544万美元,增长99.2%。

  股票市场活跃。全市证券开户数13596户,股票成交金额585.3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倍。

  保险事业实现较快发展。全市新增保险机构4家,年末保险机构总数24家,实现保费收入64829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财产险收入24221万元,比上年增长25.3%;人寿险保费收入40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10873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9630万元,人寿险赔付1243万元。

  六、交通、邮电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2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64489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38868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22.1%。年末共有汽车46317辆,其中,客车39416辆,比上年增长25.8%,私牌汽车34923辆,比上年增长25.4%。港口发展形势良好,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043万吨,比上年增长35.0%;集装箱吞吐量101.88万标箱,比上年增长70.0%。

  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7317万元,发送函件156万件,特快专递44万件,报纸2093万份,杂志53万份。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1.76万门,电信业务总量69469万元;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2.0万户,较年初净增9.5万户;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5.0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14.9万户。

  旅游业稳步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旅游文化月系列活动,推出了生态休闲、特色文化旅游。全年旅游接待海内外游客175.43万人,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景点接待99.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7%;客房平均入住率达51%,全社会旅游总收入2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0.4%。

  七、开放型经济

  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市完成注册外资13.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2%;实际到帐外资6.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5%。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0.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出口30.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年末拓展至140个国家和地区,比上年增加9个,其中出口超亿美元国家(地区)10个,同比增加2个。对香港、日本、韩国、东盟、欧盟、美国等六大主体市场的出口额达256920万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3.97%。美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81236万美元,增长28.36%,占全市总额的26.55%。

  八、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住宿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4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几大主要零售商品中通讯器材、服装鞋帽针织品、食品饮料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以汽车、旅游、餐饮等为代表的新型现代化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并成为拉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年完成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99.79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65.75亿元。

  九、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稳定发展。全市引进内资项目473只,投资总额84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外地82.87亿元,新增注册资金3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外地32.33亿元。引进内资实际到帐87.13亿元,比上年下降23.6%,其中外地84.81亿元。在全市投资项目中:投资总额500万元以上项目76只,注册资金30.20亿元,分别占比16.1%和90.6%,其中500-1000万元以上项目22只,注册资金1.55亿元,分别占比4.7%和4.7%;1000-5000万元项目有39只,注册资金10.70亿元,分别占比8.3%和32.1%;5000万元以上项目15只,注册资金17.95亿元,分别占比3.2%和53.8%。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太仓新港城建设全面启动,港区行政服务中心、商务中心等十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4国道三期改建、339省道复线东段和太沙公路加快建设。府南地块居住小区、南洋广场商业区建设稳步开展。东仓路大桥、新浏河风光带西段南园地块住宅区及南郊新城启动建设。港城之星建设快速推进,同觉寺公园竣工启用。长江饮水“村村通”工程提前一年完成,荡茜河枢纽工程进展顺利,高标准加固长江江堤1320米,建设标准化圩堤8公里,改造农桥142座,疏浚河道286.9公里,铺设城乡污水主管网27公里。500千伏太仓开关站和220千伏香塘变、110千伏王秀变扩建工程顺利投运。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建成国家生态市为抓手,以打造苏南人居环境最美生态区为重点,以工业污染源防治为突破口,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超额完成。深入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完成16个太仓市级重大环境问题挂牌督办企业、集中式水源地、31家喷水织造企业、23家木屑熏烤企业、24家小冶炼企业的专项整治。清洁生产工作不断推进,至年末已有32个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的审核验收,16个单位通过ISO14000认证,4个企业获首批苏州市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2个企业被认定为苏州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生态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考核。全市生态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3.7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2.0%,大气质量良好,优良率96.7%,为Ⅱ级,大气中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分别为0.044mg/m3、0.031mg/m3、0.086mg/m3。全市降水PH平均值5.37,酸雨率24.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0.9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1.2dB。

  十一、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太仓科技创业园和太仓软件园分别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验收,成功举办了“2007太仓市科技招商、引智洽谈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步提高。专利申请量达到4033件,其中发明专利220件,申请量比上年增长241.5%,完成全年任务269%。工业项目列入苏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6项,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项,其中省火炬计划项目9项,省高技术研究项目1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7家;认定省高新技术产品42只;认定江苏省软件企业2家,软件产品3只;认定省民营科技型企业31家;认定苏州市创新型企业3家;认定苏州百强民营企业2家。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为抓手,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保持在99%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9.7%。获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和“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江苏省首批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评估,并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荣誉称号。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成立了太仓市留学人才协会,开通了“江苏沿江服务业人才网”。与德国工商行会上海代表处合作建立了“AHK——上海、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顺利通过省县(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维新遗址陈列馆和娄东画派纪念馆对外开放,王锡爵故居改造工程完工,滚灯和双凤山歌列入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举办了《欢乐中国行——魅力太仓》大型综艺晚会。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7%,省“户户通”有线电视县(市)创建通过验收,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顺利推进。

  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第一人民医院易地新建工程加快推进,三院二期工程全面完工,港区、沙溪医疗急救分站投入运行。浏河镇、璜泾镇通过了国家卫生镇考核。组建了集计生、卫生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家庭保健服务中心,“生殖健康百村行”活动深入推进,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联合执法长效机制。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394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37人。

  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成功举办了2007年全国女排锦标赛、全国女排联赛南部主场的比赛、亚洲男排挑战赛、全国木兰拳比赛、江苏省青少年田径赛及海峡两岸桥牌赛,多项赛事被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评为优秀赛区。在体彩方面,新增了体彩销售点19家,开通了高频体彩新玩法。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城乡联动,全民健身月期间举办的大型活动达127次。在江苏省业余训练考核中,太仓市列全省第八名,太仓体育中学还被命名为江苏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少体校被命名为江苏省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

  十三、人民生活

  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48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0%和12.95%。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13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8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0%和9.5%。食品消费结构继续优化,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0.7%,农村居民为35.2%。城镇和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20.0%和17.6%。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空调206台、电话328部、照相机65架、家用电脑81台、热水器111台。

2007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项  目

单位

拥有量

项  目

单位

拥有量

家用汽车

15

照相机

65

洗衣机

110

微波炉

96

电冰箱

111

空调器

206

彩色电视机

207

淋浴热水器

111

家用电脑

81

普通电话

155

组合音响

39

移动电话

173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97台、轻骑和摩托车151辆、热水器96台、移动电话208部、家用空调126台、家用电脑32台。

2007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项  目

单位

拥有量

项  目

单位

拥有量

家用电脑

32

微波炉

54

电冰箱

107

热水器

96

彩色电视机

197

轻骑和摩托车

151

空调机

126

移动电话

208

  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3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72.1平方米。

  十四、人口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46.3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07‰,死亡率为7.96‰,自然增长率为-1.88‰;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6.22万人,非农业人口20.16万人。常住人口65.81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城市化率达到56.1%。

  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安置就业2.8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万人,其中被征地农民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1%。建立发放“劳动保障卡”43万张。各类社会保险扩覆24.6万人次。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发放额增幅超过20%。启动了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建立了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320元和200元。

  十五、市场物价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呈上涨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5.0%。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指数看,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为12.9%,特别是油脂、肉禽制品和蛋类价格,分别上涨35.3%、30.2%和21.7%;居住类价格上涨7.0%,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上涨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降幅最大,下降了4.0%。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

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04

食品类

112.93

烟酒类

100.09

衣着类

100.00

家庭设备及用品类

103.6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99.43

交通和通信类

98.1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95.96

居住类

106.96

        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挑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很好解决,重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不多,节能减排任务较重,民生质量改善还需进一步加快。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太仓一定能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水平,努力向现代化新太仓目标奋进!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太仓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